10月11日,《光明日报》第02版刊发了太阳成官网董金平副教授的文章《处理好文化数字化过程中的三种关系》,现将全文转发如下:
2023中国文化和科技融合成果展览交易会(以下简称“文化科技融交会”)近日在南京举行,虚拟数字人等技术服务,VR、AR眼镜等产品和设备,以及元宇宙博物馆等应用场景纷纷亮相,10多场行业论坛聚焦数字文博、文化产业数字化等前沿热点,共话文化科技融合路径,助力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。
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,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,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,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。这是顺应时代发展所做出的顶层设计,是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的重要部署,是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。落实和践行这一战略部署,需要在文化数字化过程中处理好三种关系。
文化数字化与传统文化资源的关系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“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,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、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、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。”不论从时间溯源还是从空间展望,中华民族都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素材。文化的传承方式,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形态。在“前数字时代”,传统文化更多是通过实物、文本、图像等方式进行表征和传承,而当我们站在数字世界大门前,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如果不具有数字时代的身份,也就难以被数字时代的居民所熟知、传承和发扬。所以不论是物质文化还是非物质文化,都需要通过数字技术加以生产、认证和标识,从而进入万物智联的数字社会。需要强调的是,在文化数字化的过程中,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源头活水,数字技术将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数据,必须保持传统文化的本真性和原创性,从而保持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和统一性。
文化数字化与技术支撑的关系。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,文化也在以一种新的方式呈现出来。此次文化科技融交会展示了许多文化数字化过程中的技术装备,包括仿生人、数字人、数字藏品、VR、AR等产品,这些产品服务于不同的文化需求。具体来说,技术支撑分别从硬件装备和软件技术两方面助力文化数字化建设。就目前而言,有些硬件装备、软件技术和文化遗产之间的链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,有些则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共同体模式,如敦煌研究院的数字敦煌项目,分别建设了资源库、素材库以及数字藏经洞,通过技术与文化遗产的融合,复现了历史的场景。这一探索实践既保护了文化遗产,也构建了良好的传播模式和研究方式,给后续的文化数字化项目提供了示范。因此,在处理文化数字化与技术、设备的关系时,一方面需要促进硬件设备和软件技术支撑进一步发展,包括数字化装备研产、数字空间建设等;另一方面需要根据文化遗产本身的特性进行融合构建,包括文化资源数据采播、文化数字内容创作等。从文化与技术融合的角度来说,如果两者匹配度不够,会影响文化数字化的保护、传播以及产业化发展。
文化数字化与生产消费的关系。随着国家数字化战略的实施,文化数字化的建设也日益扩大和升级。实体场馆的数字化建设、线上平台的数字化体验等逐渐普及。不过,其中也存在一定供需不平衡的问题,有的是生产热、消费冷,有的是消费需求高但生产跟不上。有专家指出,从总体看,文化装备不足以支撑文化发展,表现为供给不足;从局部看,某些文化装备制造超前,但数据跟不上,表现为超前消费。对此,我们要在科学生产的基础上,解决好文化数字化建设与运营不对等问题,开展运营策划和线上引流服务,提高平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,做到真正服务于民,使文化数字化的生产和消费协调统一。
随着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实施以及数字技术和设备的快速发展,中华民族5000多年积淀下来的文化历史瑰宝面临着新的数字机遇与挑战。从理念到实操层面处理好上述三种关系,把握好数字化的关键环节,我们一定能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、建成文化强国。
原文链接:https://app.gmdaily.cn/as/opened/n/3bc1c2b8c61140b685a9b4c3b263b0a6
欢迎关注官方微信